帶你看遍掛面發展的古今歷史
發布日期:2017-03-09 作者: 點擊:
我們知道,掛面是以小麥粉添加鹽、堿、水經懸掛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長度的干面條、常見的掛面品種有普通掛面、花色掛面、手工掛面等;按輔料的品種分有雞蛋掛面、西紅柿掛面、菠菜掛面等。目前,隨著掛面廠的發展進步,掛面已形成主食型、風味型、營養型、保健型等共同發展的格局。
中國人喜歡吃面食,尤其在北方,方便面、掛面等大行其道。新的研究表明,遠在唐代,中國人就已經在食用這種“快餐”。專門從事古代飲食研究的專家說:“檢閱敦煌文獻發現,遠在唐代就出現了掛面,當時叫做‘須面’?!?nbsp;
過去,學術界一直認為成書于元代的《飲膳正要》所記的“掛面”,是中國有關掛面的最早記載。而在古代文書中不止一次出現“須面“,并被裝入禮盒送人。如當時敦煌的一戶人家將“須面”用作了婚俗中的聘禮。今日中國仍有地方將掛面稱作“龍須面”。
相傳古時,軍卒和百姓不分酷暑嚴寒日夜苦干,家人為使親人能吃上面條,便把搟好切細的面條掛在竹竿上曬干捆把,連同調好的酸湯送到工地,讓親人在勞動之余,下鍋煮熟,入酸湯食之。這種吃法既能充饑又能解渴,被譽為上等慰勞飯食。后來有人將曬面條改進為手工掛面,在酸湯中加入“漂稍”(雞蛋煎餅、嫩韭菜、白菜心切碎即成),就成了如今在民間及宴會上廣為流傳的酸湯掛面。
掛面由精制面粉制成,不含防腐劑及添加劑,營養成份得到了有效保留。掛面之所以可以可長期存放是因為它通過干燥脫水的過程,沒有水分,保存時間自然長。但是,顏色異常白凈的掛面不好,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對掛面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發現,顏色過白的掛面其實是在小麥粉中添加了名為氧化苯甲酰的增白劑。而根據《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》規定,其含量不得超過0.06g/kg,否則將有損人體健康。